WEFV2626EFCEYYYB15VEF

 

內容簡介

  「小心民族國家!」
  印度當代最重要知識分子南地,對民族主義的深刻反思

  乘著西方民族主義意識型態,現代民族國家理念於十九世紀下半葉進入印度社會。正如其他與印度類似的社會,多數印度民族主義領袖那時確信,無法成為一個真正的民族國家、具備真正的民族主義情感,是印度社會的重大缺陷,也是印度社會的落後。不過到了二十世紀二○年代初,印度自由主義分子開始重新思考這個問題。泰戈爾為其中之一。

  對泰戈爾而言,「民族」、「民族國家」與「民族主義」都是現代歐洲歷史的產物。「現代」意識形態的形成是歐洲對於自身歷史的反動,而印度所在的南亞大陸有其自身的軌跡,也有它內在的問題(如種姓),它的解放不能透過借用別人的歷史來完成,印度數千年以來的文明不能也不應被化約、收縮到狹隘的民族概念。

  本書作者南地主要藉由分析泰戈爾三篇政治色彩鮮明的小說:《家與世界》、《四章》、《戈拉》,探討是什麽樣的政治熱情和哲學意識使泰戈爾産生了民族意識形態的異議概念,同時讓人具體體會民族主義一旦落實所造成的實際困境;並就其所處時代的文化政治背景,探討泰戈爾論述的脈絡。

  南地自一九七O年代出道起就深受泰戈爾影響,也承繼了其對民族主義的警覺;一九九O年代,在實際觀察體驗到民族主義暴力的語境中,南地寫成了這本小書,透過重訪泰戈爾試圖與年輕一代對話,語重心長的想要提醒人們南亞大陸早就存在著「小心民族國家!」的信念,不能因為民族主義在殖民地時期曾經發揮反帝的作用,而遮蔽其潛在政治禍害。

  當然,這個問題不僅發生於印度,也同樣出現在所有接收西方現代思想的殖民地與戰敗的文明地區。閱讀南地、重讀泰戈爾,讓人重新思考在民族主義依然在世界各地大行其道的今天,我們可以如何理解與面對這股揮之不去的幽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阿席斯.南地(Ashis Nandy)


  1937年生,自幼成長於加爾各答,後殖民理論學者。

  南迪早期為社會學家和臨床心理學家,在政治心理學領域,他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非西方心理學理論、人類文化學派的理論和政治哲學引入對權力主義、女權運動、暴力、殖民主義、創造力、烏托邦和壓抑等問題的研究。他目前正研究有關種族滅絕的問題。南迪的作品恒常表現出對知識邊緣領域的關注與尊重;面對人的問題,他則對由專家主導、經過包裝的專門化解決方案,持續提出懷疑。南迪的作品試圖為南方發展中國家文化經驗,以及普通公民日常生活準則中的概念與範疇,開創更大的空間。

  南迪現任職於德里的發展社會研究中心,也是澳大利亞墨爾本後殖民研究所傑出學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屬高等教育全球科學委員會委員。2008年被英國《前瞻》雜誌和美國《外交》雜誌評為全球100名最著名的公眾知識分子之一。

校訂者簡介

吳曉黎


  大學、碩士和博士研究生階段分別就讀於北京大學資訊管理系、北京大學中文系、北京大學社會學系,人類學博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政治人類學、宗教人類學,印度為其主要田野調查地。出版專著《社群、組織與大眾民主:印度喀拉拉邦社會政治的民族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並發表有關印度社會、宗教的研究論文數篇。

譯者簡介

戰豔


  山東人,1979年生,傳媒人。2001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專業,同年開始在新華社從事新聞報導,關注社會文化新聞。2011申請到英國「志奮領獎學金」(Chevening Scholarship)於2011/2012學年至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倫敦大學學院)攻讀社會文化人類學,期間的論文研究方向是中國農村選舉。在日常生活中熱愛心理學。

目錄

導讀 都是「現代」民族國家惹的禍?/陳光興
前言

第一部分:意識形態
 民族主義對愛國主義/泰戈爾的「民族主義」

第二部分:小說
 《家與世界》/新暴力的政治/自我的喪失和尋回

第三部分:生活
 布拉馬班達布•烏帕迪亞:泰戈爾的政治雙我/權威與反叛:作爲自傳作者的藝術家

第四部分:結論
 更大的危機
 

導讀

都是「現代」民族國家惹的禍


  2014年五月下旬,讓南地(Nandy)及人們擔憂卻也在料想中的事終究發生了:印度人民黨(BJP)勝選二度上台,2001年在古吉拉特邦(Gujirat)發生族群屠殺慘劇時任首席部長的莫迪(Narendra Modi),當時放任地助長了暴力衝突,被認為是具有高度爭議性的政治人物,今天成為印度的新總理,這意味著被公認為以右翼興都民族主義(Hindu nationalism)為基地打造民族國家的意識形態工程又向前邁進一大步,種族與族群的分化與對立勢將持續上升,南亞天空中的愁雲慘霧看來短時期內難以散去。

  在上述的語境中,翻譯出版南地1994年的名著《民族主義的不正當性:泰戈爾與自我的政治》,就有了強烈的當下意義,讓中文的讀者得以看到,二十世紀早期還處於殖民地狀態的印度,就出現了泰戈爾的經典作《民族主義》 (1919),體現了質疑民族-國家與民族主義的思想,這條思路雖然終究沒法擋住民族主義的惡性氾濫,但是卻一直存活下來,成為珍貴的批判性思想資源。閱讀南地、重讀泰戈爾不禁讓人唏噓,問題當然不僅侷限於印度,在民族主義依然在世界各地大行其道的今天,我們到底該如何理解與面對這股揮之不去的幽靈。

  《民族主義的不正當性》的副標題將問題指向了「自我」,泰戈爾在論述層面上直接重擊民族主義,不留情面地告誡二十世紀初期的日本、美國、印度,特別是像日本這樣正在興起的國家,其危機不在於模仿西方,而在於輕易的接受了西方民族主義的動力,還把它當成是自己內在的生成;而南地的分析指出泰戈爾之所以能夠由衷地提出警訊,正是因為他一直在面對隱藏在心中的民族主義自我,只有透過打開躲在內心深處好些個秘密的自我,經過它們之間不斷的搏鬥,擊敗那個被民族國家所誘惑的自我,才可能在交戰中超脫出來,清醒的面對民族主義的構成。因而,南地的分析走入泰戈爾的小說世界,讓世人能夠具體的體會到民族主義一旦落實所造成的實際困境:《戈拉》(1909)發現民族主義的自我防衛排他性,在日常生活中就直接對峙於印度文明宗教與文化包容的多樣性;《家與世界》(1916)暴露民族主義運動如何瓦解了傳統社群生活,呼喚出宗教暴力的魔鬼,家毀人亡,人與人間的互信與互助崩解;《四章》(1934)透視所謂現代工業化巨變所帶來的動盪,開始產生了組織化的暴力與民族主義掛鉤的新形式。南地認為泰戈爾這三部小說,都是在與親密的好友烏帕迪亞這個第一個現代興都民族主義革命分子對話,泰戈爾之所以能體會好友複雜的心境,正是因為自己胸中藏有相通的地方:出身歷史悠久的南亞文明,殖民地精英在面對英國統治時,總是希望能透過改革來找回尊嚴,但是在路徑、方向上會有不同的看法;用南地的話來說,烏帕迪雅是泰戈爾的疊影,後者最終選擇了在當時看來不合時宜的道路。

  對泰戈爾而言,「民族」、「民族國家」與「民族主義」都是現代歐洲歷史的產物,「現代」意識形態的形成是對於歐洲自身歷史的反動,特別是在進化論的世界觀下,民族國家是一系列將人民組織起來的政治、經濟機構的結合體,試圖拋棄宗教神學的制約,以民族的自保與自利為前提,透過主權、理性與法治的科學之名,造成的是衝突與掠奪,這種現代全面轉化的安排割除了更高層次社會生活的要求,在推翻時懸置了精神世界在宇宙中的位置,因此「現代」意識形態不具有普遍性,印度所在的南亞大陸有其自身的軌跡,也有它內在的問題(如種性),它的解放不能透過借用別人的歷史來完成,強加、內化歐洲的世界觀將會走向自殺的毀滅道路。

  南地自1970年代出道起就深受泰戈爾與甘地的影響,這兩位所謂的民族英雄對民族主義都有相當的警戒,他們在根本上認為印度數千年以來的文明不能也不應被化約、收縮到狹隘的民族概念,所以在他們操作民族的觀念中,都帶有自我批判的深刻內涵。甘地從來就將他所引領的自由運動當成是爭取平等的普世性鬥爭的一部分,也指出歐洲的民族主義一旦武裝化就成為帝國主義,而非暴力和平運動的基礎正在於指向自身的反省,承擔苦難是自由的前提,特別是在以宗教生活為根基的社會裡,將政治與信仰脫鉤會是災禍的源頭,拔除了不斷內省的實踐,政治必將淪為黨派利益的爭奪。

  可以說,南地是以特定的方式承繼了泰戈爾與甘地對民族主義的警覺。

  南地在1990年代以《民族主義的不正當性:泰戈爾與自我的政治》介入思想界的辯論,是有跡可循的。雖然族群衝突在南亞的歷史中一直存在,但是大規模的暴力出現在南亞民族國家建立的過程裡,1947年印度獨立是以與巴基斯坦分裂所帶來的災難為建國的記憶,上千萬的穆斯林與興都在死難中大遷移。此後印度內部的族群衝突並沒有結束,建國的第一代領導人甘地可以說是因為反對印巴分裂、反對族群與宗教暴力而遭刺殺,接下來的第一任總理尼赫魯及其所帶領的國大黨也都或多或少承繼著甘地路線,讓操弄族群宗教民族主義的政黨沒有太大的空間。然而五〇年代後隨著都市化、中產階級的逐漸擴大,「現代」「世俗化」生活所帶來的自我的孤立、恐懼、失根感,在七、八〇年代後成為政治勢力操作衝突矛盾的土壤,興都民族主義勢力逐步抬頭,以宗教作為政治動員的工具,將數千年來原本非組織化、多元、異質、零散而又廣泛的民間宗教信仰,編造成新的泛印度宗教,稱之為興都教(Hinduism),透過不同的組織形式相互呼應,在各個領域操作,特別是以回教為對立面,建立「民族」認同,推動民族國家打造運動。

  1990年起,南地與其他同仁組成研究團隊,紀錄、研究北方省阿約提亞市(Ayodhya)正在發生的燒毀清真寺事件,1995年出版了極為重要的田野調查報告Creating A Nationality: The Ramjanmabhumi Movement and Fear of the Self,以1990-1992 年的運動為前景,拉出更為寬廣的歷史脈絡,解釋了宗教形式(如節慶的繞境行走)如何成為組織動員的手段:1960年代成立、組織遍佈各地與國際的右翼宗教組織VHP,發起了1990年十月的第一波行動,搭配著1980年代成立的外圍激進青年團體Bajrang Dal進行破壞,經過幾波動員,最後1920年代成立至今聲名狼藉的準政治組織RSS,在1980年成立的BJP(被認為是前面這些組織的政黨形式)的暗中配合下,1992 年十二月集結了來自全國二十萬的極端興都分子,在阿約提亞發動暴動,摧毀了Ramjanmabhumi這個清真寺,焚燒了回民的住宅,造成大量傷亡,回民流離失所,由此一點爆發擴大成全國範圍的族群衝突。

  正是在第一線觀察體驗到民族主義暴力的語境中,南地寫成了這本小書,透過重訪泰戈爾試圖與年輕一代對話,語重心長的想要提醒人們南亞大陸早就存在著「小心民族國家!」的信念,不能因為民族主義在殖民地時期曾經發揮反帝的作用,而遮蔽民族國家的框架與形式,以種族、族群、宗教、語言為人群分類基準,透過現代國家統治範疇的擴張與中產階級公民社會的共謀,包圍庶民生活,所帶來的潛在政治禍害。

  整體而言,南地長期的知識工作,是在泰戈爾與甘地思想的基礎上,更有系統地尋找走出民族國家陷阱的出路。他認為民族國家是歐洲啓蒙主義世界觀下整體配套的組成,與「現代」、「民主」、「科學」、「進步」、「理性」、「世俗」、「主權」、「資本主義」,「工業」、「機械文明」等等觀念所指涉的運作相互串聯。簡單的說,民族國家是西方現代世界觀的政治形式,在天地萬物相通的宇宙論裡,宗教、信仰所指向的精神世界,在上帝已死、以人為中心的現代世界觀裡被邊緣化時,民族國家幾乎被置換為新的終極投射對象,要抵抗民族主義,必須從根本上質疑「現代」意識形態所編織的整體結構與各個相關範疇,不能再使用「現代」來丈量、排斥、貶抑「非現代」(non-modern)的範疇。所以在南地的思想體系中,「現代」不再是歷史(分期)概念,而是歐洲歷史四個世紀中所形成的整套意識形態,逐漸推銷到全球各地,為殖民地與戰敗的文明地區所內化。其中一個走出現代的枷鎖的方式就,是要重新開放還活著的、非現代的資源、生活形式、思想內涵。南地甚至提出,像南亞大陸這樣的第三世界對於人類未來文明的貢獻,正在於它還保有了第一世界、第二世界都極力清洗、扼殺的非現代生活方式,諸如成千上萬的廟宇與神明,乃至於沙蠻(shaman)與乩童,中醫與民俗療法;當世界被抹平、同質化的同時,「現代」的整套知識體系、生活方式、世界觀也正在快速的面臨全面性的挑戰與崩解,當初甘地以農村為本的反機械文明被斥為封建落後,今天成為環境生態運動的先驅,因此,處於不確定性年代時,如何保存不同文明的生機與一切的可能性以提供人類未來更為寬廣的選擇,用南地的語彙來說,捍衛無數自成體系的小文化(little cultures)能夠繼續存活的空間,就成了當務之急。

  南地1937年出生於印度吉爾各答地區,在孟加拉文化圈的孕育中長成,受的是心理學的訓練,曾有臨床精神醫學的洗禮,1970年代起出道至今四十多年,活躍於印度思想界,在世界範圍內成為第三世界的代表性人物。繼《貼身的損友:有關多重自身的一些故事》(台北:台社/唐山,2011)、《民族主義,真誠與欺騙:阿希斯•南迪讀本》(上海:世紀文景/人民,2013)之後,我們藉他2014年七月再次訪台擔任亞洲現代思想年度講座之際,出版《民族主義的不正當性:泰戈爾與自我的政治》一書,繼續深化中文世界對於南亞印度思想的理解,特別是對民族主義熱潮的反思提供參照的資源。藉此機會感謝戰豔的翻譯與吳曉黎的校訂工作,以及亞際書院、夢周基金會、世新大學台社國際中心與行人出版社的支持,當然得感謝南地先生的授權與長期合作的友誼。

陳光興
(2014年六月於寶山)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028783
  • 規格:平裝 / 192頁 / 25k正 / 14.8 x 21 x 0.9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第一部分 意識形態

民族主義對愛國主義


在過去的一百五十年之間,亞非的改革者及思想家們努力協調著三組基本的矛盾與對立,即: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性、過去與現在。對某些人來說,這些矛盾彼此疊合;對其他人來說,它們彼此獨立。許多人認為傳統和過去似乎是同義的,其他人則被傳統包圍,認為傳統在很大程度上是現在的一部分──雖然身處政治困境,但仍活力十足。有些人認為,東方在定義上就是傳統的,其他人則認為,東方傳統的一些重要面向似乎與現代西方人格和文化更相容。

調解這些矛盾的嘗試,產生了許多解決這三組矛盾的模式。對當代印度來說,有兩個人提供了這些模式的基本原型,即莫漢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M‧handas Karamchand Gandhi, 1869-1948)和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re, 1861-1941)。他們非常尊重對方──泰戈爾第一個尊稱甘地為「聖雄」(mahatma),甘地則尊稱泰戈爾為「偉大的導師」(gurudev)。他們有許多相同的基本價值觀,但在世界觀上則有著顯著的分歧。這些他們時常帶些怨氣地公開表達的分歧,可追溯到他們處理這三對矛盾的方式上。泰戈爾認為,這些矛盾最好能在印度「高」文化形式內、在她的古典梵語傳統內解決,潛移默化地受到包括歐洲文藝復興在內的歐洲古典主義及印度本身多樣的民間傳統或小傳統的影響。在他的世界裡,現代性占有一席之地。而甘地認為,解決這些矛盾的可能,主要在印度和西方的小傳統之中,偶爾接收一些印度和西方的古典主義,但幾乎完全處於現代性之外。最終,兩人常就對方的政治主張激烈地公開辯論,並因之私下不睦。
 

 

 

 

綜合組教研工作計劃範文1 在上學期的基礎上,爭取在本學期綜合組教研工作有新的發展,在音、體、美各方面比上學期都能有更好的成績、活動開展得更加有聲有色。特結合本學期的新形勢及本校的新情況,借創教育強縣的東風,綜合組同語、數教研組一樣,攜全體教研組人員,對新學期作出如下新的教研工作計劃: 一、 指導思想 加大課程研究的力度,加強教研和科研相結合,以教研為載體,以科研為先導,聚焦「課程統整」,優化「統整指南」,促進我們綜合組全體教師「實施課程統整,推進二期課改」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水平。讓教研活動真正為提高教師課程實施能力服務。以此全面提高教師駕御課堂的能力。 二、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全校有11個教學班,53位教職工,參與本教學組的人員有:鍾哲明、王世陽、王秋花、楊光、王林莉、王馨凌、王進東、王太義、王大林等人。由王大林擔任教研組的組長。 本教研組將在校長及教導處的直接領導下開展教研活動。 三、調動教研組成員開展教學教研工作 1、組織本教研成員積極參加縣局舉辦的各種各類學習,只要是校教研處有名額關於綜合素質培訓學習的,我們都將動員積極參與。 2、讓青年教師多鍛鍊,一是互相學習聽課、評課;二是學習有關資料雜誌,吸取理論養分;三是利用光碟觀看學習;四是讓青年教師生動開匯報課及公開課;五是老、中、青相結合,引導大家互相學習。 3、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 (1)美術方面,在全校範圍內由王進東老師主持開展書畫展,讓全體學生參與,各班評選出優秀作品,集中到校再評出作品中的精華,張貼到宣傳窗讓師生共同欣賞、互相學習。 (2)音樂方面,由王林莉、王馨凌老師主持進行唱歌或跳舞訓練比賽,由各班選送歌手參加校比賽,並進行評比,評出優秀者。為學校準備人才有機會到縣裡比賽。 (3)體育方面,由鍾哲明、王世陽、王大林老師抓好各班的廣播操訓練工作,在全校範圍內選拔人員組織體操隊,一起訓練參加縣級比賽。在全校範圍內選拔人員組織訓練籃球隊,同時組建校桌球隊,以興趣活動的形式進行。 (4)楊光老師抓好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王秋花老師開展學校的電腦培訓工作。王太義老師抓好對學生英語的輔導。 四、以校本教研為主要的教學教研實踐 在校教導處的統一安排及指導下進行公開課聽課、評課。具體時間與開課執教者的落實安排如下: 1、九月上旬以組織學習新課程標準的理論為主。綜合組各成員互相探討交流。 2、九月中旬至十月下旬鍾哲明、王世陽、王大林老師分別《體育》方面的工作,特別是廣播操課後訓練工作,以及參加比賽。歡迎本校有關老師前往指導。或隨堂聽課、評課,展開研討。王林莉、王馨凌老師抓好音樂、舞蹈方面的訓練工作。歡迎本校有關老師前往指導。或隨堂聽課、評課,展開研討。 3、十一月至十二月上旬由王進東、楊光老師分別上美術、品德公開課,請本校有關老師前往聽課、評課,展開研討。並抓好學校里各項美術工作,歡迎各位老師前往指導。 4、十二月中旬著力研討如何複習各門功課,制訂各科複習計劃。 5、一月下旬組織各科期末考試,進行成績評定登記。 五、對本學期的教學質量進行分析、並作全面的教學教研工作的總結,把成功的經驗給予推廣繼續,從失敗與不足中吸取教訓,力爭使本教研組的教研工作搞得更好。 綜合組教研工作計劃範文2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綜合教研組將認真解讀、貫徹、落實教學工作計劃和工作思路,明確目標,理清思路,設計切實可行的措施,在學校教務處的指導下,有研究、有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二、 總體目標 1、工作目標:建設具有高度凝聚力和戰鬥力的優秀教師團隊,有效發揮綜合組的優勢,努力做到目標清晰化,過程措施精細化,成果效益最大化。 2、培養目標:注重學生習慣培養,在生活、學習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注重教師的教學措施和方法的研究,使學生樂學善學,培養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三、具體目標 1、充分發揮教研組的教研功能,提高學科教師的教研能力和業務水平,杜絕不合格課。 2、在學校、學部總體工作思路和工作計劃的基礎上,發揮各學科特點,有個性有特色地開展工作,爭創亮點,達到效果最大化。 3、 抓好團隊精神文明建設,把教研組建設成為規範化、個性化的教研組。 四、主要工作 (一)教研方面 具體體現在兩手抓:一、嚴抓學科教研活動,通過教研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學校每學期都會舉辦展示課活動,鼓勵新老教師積極參加,通過共同聽課評課,相互學習促進。同時通過此活動,發現組內的弱課,重點抓弱課,努力提高弱課質量。通過教研活動,也可發現組內的典型課例,本學期我們將會注意典型課例的積累,把好課特色課及時錄製下來。二、抓好常規課堂教學管理,規範課堂教學,做到好課堂從基礎抓起。養成良好的課堂教學習慣,以良好的狀態隨時迎檢查。通過教研活動提高課堂質量。三、繼續探討「快樂教學」的教學模式。 (二)常規工作 1、嚴抓備課質量和課堂教學質量。 2、突出教研組的教研功能,通過教研活動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為迎接檢查做好充分準備。 3、抓好各學生專業隊伍的建設,逐漸完善和提高各專業隊伍的專業水平。 4、做好成果預設,從學期開始就著手進行準備,把工作做到前頭,爭取更多的時間和更優質的成果質量。 5、 繼續做好學生習慣培養,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和行為習慣。 五、具體工作安排 九月份: 1、 教研組共同商討擬訂工作計劃,保證各學科工作開展目標方向統一,增強教研組凝聚力。 2、 加強教研組精神文明建設。 3、各專業隊伍進行前期建設,擴建或組建隊伍,並做好各項排練準備 4、制定學科計劃和學科活動設計方案,把成果預設做在前面,有目標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為達到成果最大化這一目標打下基礎。 5、各學科教師做好研究課、匯報課、評優課的準備,做好準備,全面開展第一輪的研究課活動。 6、嚴抓學生的常規管理和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的培養。 十月份: 1、各學科繼續進行訓練。 2、繼續嚴抓學生一日常規,讓學生的良好習慣成為學生的自然習慣。 3、繼續開展教研活動,十月末以新教師的匯報課為主。 4、協助學校搞好開放日活動。 5、開展體育學科競賽活動。 6、繼續加強教研組精神文明建設。 十一月份: 1、繼續開展教研活動,把教研活動作為教研組的主要工作來抓,不鬆懈。 2、開展體育學科競賽活動。 十二月份; 1、各學科進入成果匯總階段。 2、開展學科競賽活動。 3、繼續加強教研組精神文明建設。 一月份: 1、 做好各學科期末收尾工作。 2、 認真做好工作總結,進行經驗交流,為新學期的開始做好鋪墊。 綜合組教研工作計劃範文3 一、指導思想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本學期,綜合教研組將認真貫徹落實學校的教學工作計劃和工作思路,明確目標,理清思路,以教為本,設計切實可行的計劃,同時更新教學觀念,以教研促教學,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全面紮實開展工作。 二、工作目標 1、充分發揮教研組的教研功能,提高學科教師的教研能力和業務水平,同時杜絕不合格的課。 2、繼續加強各學科教師之間的經驗交流,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和科研意識。 3、注重學生習慣培養,在生活、學習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4、注重教師的教學措施和方法的研究,使學生樂學善學,培養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三、工作重點: (一)教研方面 具體體現兩手抓:一、嚴抓學科教研活動,通過教研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水平。讓各科教師認真上好學校規定的達標課,鼓勵新老教師積極參加聽課評課,節數不少於18節,體 現相互學習促進。同時通過講達標課活動,發現組內的弱課,重點抓弱課,努力提高弱課質量,通過教研活動,也可發現組內的典型課。二、抓好常規課堂教學管理,規範課堂教學,做到好課堂從基礎抓起,養成良好的課堂教學習慣。通過教研活動提高課堂質量,努力達到無不合格課的要求。 本學期在教研組方面較往年還有一個有利條件,就是組內的學科都壯大起來了,增加了許多專業教師。在教研活動中,由於力量的增強,教研活動會更專業有效。 (二)學科活動 綜合組是由多門學科組成的教研組,具有起自身特點。只有充分發揮教研組的綜合力量,才能最大程度上取得成果效益。這就要求綜合組必須是一個具有極強凝聚力和戰鬥力,齊心協力,致力於同一工作目標努力的一支團隊。基於此,綜合組各學科教師在開學初就認真學習學校的總體工作計劃和思路,在此基礎上積極思考並制訂了本學期教研組的主題「以愛育愛」的活動思路,並已經著手進行準備。以下是本學期綜合組學科的活動思路: 1、結合備課,充分利用學校的多媒體教學平臺,組織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激發和保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不斷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2.英語課做到備三維目標。在了解學生的接受能力、認知規律,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的基礎上,因材施教,力爭達到最佳課堂教學效果。 3、品德課加強賞識教育:從情感教育入手,融洽師生關係,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課堂上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態。以情感激勵等方式,不讓一位學生游離於課堂之外。教師與學習特困生結成一對一幫教對子,經常性地給予幫助,使之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利用課餘時間多多關心學習困難生,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補缺補差,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4、科學課充分有效地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媒體,充實科學課堂,提高科學教學效果。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探索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展到課外,擴展到家庭和社會。 5、體育課儘量使各班級陽光課外體育活動與體育課交替進行,更好地落實學生每天一小時陽光體育活動的規定,並將課間、課外體育活動的時間安排列入課表,作為法定形式。 6、美術課要在美術活動中注重培養兒童的創造新能力。美術的美,來源於藝術的創造。科學的進行兒童美術教育方法可以促進孩子各方面能力提高,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提高他們的創作能力又不增加他們的負擔,讓他們學得開心、愉快。 綜合組教研工作計劃範文4 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及學校領導提出的具體要求,綜合組將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校本培訓為依託,夯實學科教研,強化隊伍建設,發掘師生潛能,繼續發揚全組齊心協力,有事大家共同承擔的優良作風,爭創學校優秀教研組。特制定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繼續深入推進新課程改革,繼續學習,組織培訓,反思討論,提高認識,強化素質,引導全組教師把新的教學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切實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輕負高質」的課堂教學目標,以小課題研究為切入點,不斷提高教育科研的實效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益。讓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得到真正的張揚和提升。倡導全體綜合組教師爭做新課程改革的「四有」新人,即:做一個有思考的人,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做一個有使用力的人,做一個工作有創新的人。 二、 工作目標 堅持「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促進教學方式優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思想,努力構建「輕負高質」課堂,落實「輕負高質」課堂教學指導意見,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1、建設具有高度凝聚力和戰鬥力的優秀教師團隊,有效發揮綜合組的優勢,努力做到目標清晰化,過程措施精細化,成果效益最大化。 2、注重學生習慣培養,在生活、學習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注重教師的教學措施和方法的研究,使學生樂學善學,培養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三、主要工作 1、嚴格依照學校學科教學常規要求組織教學,提前一天認真備課,做到按備課計劃組織教學,嚴抓備課質量(心中有目標、有完成目標的手段及方法)和課堂教學質量。 2、每位教師認真上好、組織好和安排好每一節課,做到崗在人在,不做無效勞動(我們綜合組專用教室或場地多,很多課都在專用教室或場地上,要求在專用教室或場地上的課,學生一律在上課鈴聲響前到專用教室或場地集中,教師跟綜管理)。 3、利用每雙周三上午的教研時間集中組織本組所有教師每人開設一節組級公開課或講座, 積極參加聽評課(講座)活動,每位教師必須聽全本教研組教師的課(講座),進行互聽,互評,做到取長補短,共同學習,共同進步。並做好書面資料的收集(教學設計或講稿、說課稿、評課稿)。 4、抓好各學生興趣小組的建設,逐漸完善和提高各興趣小組的專業水平,(繪畫興趣小組、科技興趣小組、銅管樂興趣小組、田徑興趣小組、桌球興趣小組、籃球興趣小組、圍棋興趣小組)。 5、加強自身學習,更新理念,積極參加各種學習和培訓。認真學習新課標。要求不僅掌握任教年級的目標,還要熟悉相關年級的階段目標,以便在教學中有機滲透,整體把握,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6、學校選派教師外出學習、培訓考察,縣級及以上的回校後整理教學實錄、專家講課稿等,在一周內上傳到綜合組博客,並利用業務學習時間對組內教師進行培訓,傳達學習精神。產生一人學習,多人收益的效應。 7、認真研究教材,積極開展實踐教學,在教學中反思,在反思中進取,把問題當課題,積極參加小課題研究,積累素材,積極撰寫教學論文,參加縣級以上各類教學論文評比。 四、具體工作安排(略) 綜合組教研工作計劃範文5 一、指導思想: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為了更好的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課程與教學的需要,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需要。根據科學、信息技術、小學英語等學科課程實施的要求,從實際出發,進一步加強課程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課堂教學效能感,樹立新的課程價值觀,以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為突破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健康及操作能力的發展,同時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與時俱進,爭創本教研組的特色。 二、工作重點及要求: 1. 認真做好新課程實驗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 加強組內教研,做好聽課評課工作,使組內教師課堂教學水平得以提高。認真備課,學習各學科的課程標準,提高備課質量,為上課做好準備。認真執行學校的上課、聽課制度,並通過聽課使本組教師在教學能力上有所提高。在課堂教學中,以新的課程改革精神為指針。改進教學方式,使本教研組的課具有自己的特點。教學要面向每一位學生,重視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 3. 公開課:講課者交授課教案,教研組整理活動記錄,聽課教師要認真評課,對授課內容提出建設性意見。授課者要客觀地對待他人的意見和建議,並對授課內容做好記錄。 4 加強教科研方面工作力度,並以論文或案例形式體現。 5 要積極組織特長學生的培訓及各班的教學工作,力爭在本學期的科技作品展示比賽中取得佳績。 6 要充分挖掘學生的動手、動腦的的實踐操作能力,多為有創作興趣的學生提供幫助,培養他們的製作技巧。 7 信息技術學科搞好正常教學外,讓學生多上機,多動腦,體現學科特色,充分利用好教學軟體,提高學生興趣。並著重特長生的培養,積極參加各種比賽。 8. 齊心協力團結協作。團結協作、形成凝聚力是教研組建設的前提。教研組的建設無論是在教育、教學還是學科活動,首先是要靠教研組各位老師的共同努力,只有互相幫助,團結協作,擰成一股繩,才能共同進取,搞好教研組的建設。 9 正常開展教研活動,固定每學期活動次數;平時遇有問題就及時碰頭、相互討論、及時解決。教研活動專時專用,保質保量、內容豐富:每次都有專人負責主講及開設教研公開課,組織大家學習理論知識,收集交流教改信息。相互學習、互相促進,切實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的運用,同時充分運用網絡優勢,提倡組內教師上網學習。多學習、多研究、多探討,不斷學習,努力改進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更具生命力。 三、 工作目標與任務: 1. 端正教學思想,改變教育觀念,上好每門課程,教好每一節課。 2. 科任教師認真研讀本學科的課程標準與教材,聯繫學生實際,探索教法,編寫好教案,上好每一節課。 3. 編寫教案,課堂教學必須重視實驗操作指導,不僅要求學生會做實驗,還要注意安全指導。 4. 課堂教學要體現開放性,鼓勵創造性,強調實用性。 5. 每門課程的教學要落實養成教育,把養成教育貫穿到每一節課。 四、 加強學習,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1. 各科任教師必須認真研讀本學科課程標準,用新的教育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 2. 自我檢查反省,明白自己知識技能的工匠薄弱點,努力學習改進。 3. 研讀本學科系列教科書,了解本學科各年級知識點的縱向發展聯繫及向其他科目橫向滲透情況。 4. 教師之間相互學習,經常相互聽課,評課,汲取新的教學經驗,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五、 實施辦法: 1.期初訂好雙學計劃,切實按計劃開展自修和教學活動。 2. 自學過程中,要認真寫好讀書筆記。 3. 落實周查制度,重查課堂教學及方法。 4. 在學校的指導下,開展好教研活動。

 

 

WEFV2626EFCEYYYB15VEF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mzn65dR.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640880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龍井韓式雲朵鬆鬆燙專業染髮燙髮髮廊潭子彎度瀏海專業染髮燙髮髮廊太平洋SOGO附近不經意微捲髮學生染髮推薦髮廊東勢好感度最高色系推薦染髮店
台中中區韓男造型推薦染髮店 神岡英倫風格的質感男仕理髮專業剪髮推薦髮廊 水波紋燙台中燙髮推薦和平短髮帶來的新鮮感推薦染髮髮廊 梧棲美式沙龍推薦染髮髮廊 台中西屯染髮推薦后里霸氣十足的寸頭推薦染髮髮廊 大遠百附近頭皮舒活護理專業染髮燙髮髮廊 台中剪髮燙髮推薦台中南區短瀏海飛機頭專業剪髮推薦髮廊 烏日髮廊推薦推薦染髮髮廊 霧面質感台中染髮推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折扣大彙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